中华儿女美术馆

中华儿女美术馆的前身是厦门市的渔商码头,码头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厦门是港口城市,现有港,后有市,将带有明显城市印记的老建筑改建成艺术场馆是城市改造的先进理念。2004年,数位旅居海外的闽籍艺术家在实地考察之后,联名向市政府提议:保留此栋建筑并改建成美术馆。
市政府领导予以采纳并全力支持,并委托中华儿女荣誉董事会正式筹建并运营。
2006年12月30日 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开馆。
2007年8月22日 中国油画学会海峡两岸创作研究基地设立。
2010年3月8日 “两岸画家画两岸”当选中国现当代艺术重点推广项目。
2010年3月20日 国家教育部正式发文,委托中华儿女美术馆保管并交流全国大、中、小学生获奖作品。
2013年12月12日 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吸收中华儿女美术馆为其成员单位,这是全国唯一一家公助民办美术馆获准进入业界最高学术组织。
2014年11月1日 全国大、中小学生画库落成并启用。
2016年7月23日,《百年绚烂-中国油画与中国鼓浪屿》入选了文化部2016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 [1]

2023年6月10日,“入木·黄永玉百岁版画艺术展”在中华儿女美术馆启幕。

image.png